科学研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一)

——盐城市当前农村教育状况调查

 陈金干 丁步洲


2007年6月至10月,我们相继对盐城市10个县(市、区)的农村教育情况做了两轮广泛的调查,召开了20多场座谈会,听取了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分管教育教学的领导、教研室有关教研人员、教育规划办人员,调查访谈了40余所农村中、小学校长,广泛听取了他们对当前农村教育的意见和要求。

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有说服力的农村教育信息,我们重点对盐城市所辖的每个县(市、区)选取4个以上的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目前已经对20多所农村中学和近30所农村小学进行了面上的调查,对1000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近3000多名农村初中学生和5000多名农村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学校办学情况、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新农村建设期待、农村学生教育需求、农村家庭教育状况、新课程改革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经过调查和初步分析研究,我们对盐城农村教育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盐城农村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也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盐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盐城市地处苏北,东临黄海,是江苏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沿海地级市。全市有人口近800万,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4.3亿元,人均14657元,财政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52元,农民人均收入5431元(以上数据引自盐城市李强市长2007年1月16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盐城市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重教的光荣传统,它是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先进市,2006年统计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生普通高中209.93人,普通初中369.13人,职业中学78.65人,小学506.24人。幼儿园192.53人。2006年,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全市创建“无流生乡镇”58个,”基本无流生乡镇”28个,“无流生乡镇”、“基本无流生乡镇”占乡镇总数的6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7.1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11%,高中毛入学率达79.08%。省、市、县共投入7168万元,9个县(市、区)221所农村初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在全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2006年,全市有52491名考生参加高考,普通类本科达线人数11374人,比上年增加1067人,增长10.35%,其中650分以上的考生达147人,占全省11.4%。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全市共有3346人被本、专科院校录取,录取率达72.7%。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新创建教育现代化合格乡镇31个,通过评估的合格乡镇数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3.75%。全市新增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4所、盐城市一类幼儿园12所、特色小学和特色幼儿园30多所、四星级高中1 所、三星级高中4所。

  全市职业教育招生达6.9万人,职高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3%,3所职业学校通过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验收,新增5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5所学校进入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为了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盐城机电高职校等58家单位被确定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定点培训单位,仅2006年一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就达10.23万人,培训农村致富骨干2.21 万人,培训下岗(转岗)职工1.34万人次,推广农村科技致富项目26个。创建了3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3个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基础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平衡还依然存在,农村教育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这个“相对不足”表现在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二是教育投入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债务沉重,财政预算尚有缺口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完善,虽然总量逐年增加,但生均经费偏低,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这就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少数地方或学校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择校、招生、收费仍然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四是教育领域的领导干部整体素质、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五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编制、管理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教职工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损害很大。

  六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教育改革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向纵深推进有难度。少数地方或学校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择校、招生、收费仍然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

 二、近年来农村教育发生的可喜变化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江苏省委和政府的一系列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教育工作发生了许多可喜变化,有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化,它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本质性的变化

特别是实施“三新一亮”工程之后,农村学校的基本教育教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校舍建设、课桌、讲台、黑板、照明、基本的教育设施都得到了有力地保障,全市小学生均校舍面积5.67平方米。

2、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2006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达3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有关部门征收的教育经费达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通过“四项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积极向省争取专项补助经费。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省教育厅补助盐城市各类专项经费累计达1.5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盐城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

3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全市100%的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90%的中小学实现宽带上网,近600所学校加入了盐城教育城域网。组织全市优秀教师研发与现行教材相配套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实行网络资源共享,盐城教育网访问总量达260万人次。

4、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一是全面启动素质教育工程。以“八荣八耻”为主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别陋习”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

  二是推进课改,着力培养创新素质。依托中小学各学科中心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小学新课程实验情况调研,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大力开展高中教师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和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市教科院通过组织教学视导和各类质量调研检测活动,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对各地、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保证了新课程顺利实施。

  三是科研引路,破解素质教育难题。进一步改革课题管理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围绕实施新课程改革,破解素质教育难题,组织了省、市“十一五”普教、职教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全市共评选并上报了110项省级课题,评审确定了100项市级课题。教育学会对“十一五”课题主持人进行了业务培训。

5、以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教师队伍的建设全力加强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教育系统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方针、文件,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理论等。举办“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专题培训。精选出教师必读的十本书目,并作为职称业务能力考试必考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提升文化修养,增加文化含量,构建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机关。

  二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学习殷雪梅、孟二冬等师德典型,营造为德是尚、见贤思齐的崇德氛围;举办了第二届师德论坛;组织“师德师风百校行”检查活动,加大《盐城市师风建设十项禁令》的督查力度。评选出11名省级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1个国家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坚持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组织了近500名校长和近7000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分别举办了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专题培训。全市16名职业教育人才和27名专业教师出国研修和培训。积极实施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组织1万多名教师参加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试。组织了近20批市直中小学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考察,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建湖、亭湖两个县(区)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

6、人民满意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实施“两免一补”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全市困难群体和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到一所公办学校。从2006年秋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全市共免收9076万元。2006年,全市继续巩固和完善教育扶贫制度,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学校与相对薄弱的地区、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市直学校共派出近10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滨海、响水支教。继续做好扶贫助学工作,对全市贫困家庭子女实施“两免一补”,2006年全市教育系统通过各种渠道资助贫困学生近20万人次,资助、减免金额达493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83万元,增长13.4%。其中,免费发放教科书18.92万套,折合人民币2015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45万元,市教育局举行的“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一次性资助贫困学生700人,资助金额达21万元,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同时资助了16645名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资助金额达2716万元;资助了181名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资助金额达36万元,全市没有一名大学新生因贫辍学、失学。关注三残儿童少年的学习与生活,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8%,2006年秋学期,射阳盲校恢复办班并面向全市招生。

  二是关注作风建设,积极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学党章、知荣辱、树新风,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典型引路、专题讨论和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开展评选“十佳师德标兵”等活动,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和教育行风建设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据市有关部门年终测评,广大群众对教育系统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盐城市的农村教育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盐城市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盐城市农村教育的希望。

三、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被调查对象普遍称赞党和政府的改善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在畅谈农村教育的可喜变化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尽管当前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已经注意到按学生数划拨,向薄弱地区倾斜,但是因为历史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1)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名校、重点学校的多年来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淀,使得它们具有农村学校无法比拟和与之抗衡的特殊优势,也给这些学校带了许许多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已经是人们研究和探讨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向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学校倾斜的重要依据。

  (2)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日趋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经把其与教育投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的设立、如何充分地发挥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的效率、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等等方面相结合进行研究。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虽然无力回天,但是,关注的热情在不断地升温。

  (3)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是目前农村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多年的历史所形成的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城乡的强烈的反差仅凭相对平等的分配是难以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的,因此,如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并努力促使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整合,则成了我们不能回避而又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苏北农村学校倾斜相对于全国和整个江苏全省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全国平均水平那样落后,而又远远落后于苏南和江苏的平均水平。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引发了若干的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苏北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2、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仍然突出

  师资是农村教育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农村教育区别于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评价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方面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反而变得更为突出。

  一是数量和比例严重失调。县(市、区)所在地的学校的老师数量已经相对过剩,有些学校语数外教师分开分担课程,仍然有所剩余。而一些农村小学,特别是一些中心小学或其它完小的办学点的一些学校,还只是三两个教师在留守,应付正常的教学工作,有一个人生病或有其它的事情的干扰,则要出现城里学校不可能出现的没有人上课的现象。

  二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例如,上级要求从今天秋学期开始所有的小学都应该开门外语课程,而大多数乡镇中心小学以下的学校中几乎没有一个从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只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改教,这又要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又如小学体育课程要求小学低年级每个班级每周要开四节、中高年级每周开三节体育课,但是,目前一周只是开两节课,还有不少是由学校的领导来兼课,当这种课程计划一旦实施,体育教师的数量至少要缺一倍。此外,像音乐、美术教师的数量也跟不上课改的需要。如果采取由语、数教师改教的措施,又必然要影响语数学科的正常教学。

  三是农村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逆向流动,农村学校花费大量的精力所培养出来的好的教师,大量地向城里的学校涌,特别是在把名校做大的形势下,城里的学校纷纷扩大同轨的班级数量、增加双语班及其数量,有一所实验小学竟然发展到100多个教学班级,一年竟然从农村学校通过文化考试和综合考核一下子就抽调近50名在农村学校中都是优秀级别的教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而农村学校想补充一些新教师又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一般是很难有所补充。

  四是农村教师的年龄老化。在小学,尤其是村小表现得更为明显,现在在农村小学担任主要课程教学的教师,有许多的是由民办教师转成公办的教师,他们的年龄一般都已经在50岁左右,由于多年来的老经验的作用,再加上面临即将退休的特点,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形势,以至于农村学校的课改严重地滞后于城市学校。

  五是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在整个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学历层次上来看,农村学校的教师的第一学历比较复杂,高中、初中水平的由过去的民办教师转正的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许多的学历层次看上去有所提高,但是,有一大部分是后来参加函授、自考,还有些是参加电大、党校进修的。而城里学校的第一学历水平则明显要高于农村学校,且不说此后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新教师都被留在了城市中小学校,就是一些专科毕业的新教师也较少到农村学校去任教。

  六是培训和提高措施难以实施。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师的组成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负担比较重,要他们到外面去参加相关的进修,不仅自身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学校的经费往往也不能保证他们去参加,由此导致了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多少年来一直没有走出去参加培训,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

3、生源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加快

由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入学的适龄儿童数量锐减,有的村一年中的新生儿总数不足10个,甚至4-5个村的每年出生的小孩数量还不到过去一个村的多。这就必然带来一连串的农村教育中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由农村的适龄孩子向城里流动。

(1)农村的学生家长宁愿花钱把孩子送到城里就读。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显著差异,农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宁可交大量的择校费到城市学校读书,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生活问题,还得有专人在城里租房陪读和接送。

  (2)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出现一种奇大、奇小的状况。城市学校不断膨胀,有些远超出了自身所具备的办学能力,于是建新校区、设办学点,成了他们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农村学校由于这种不正常的流动而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源,由三、四所村小合并的小学,有时一个年级还仅剩不足10个学生,即使是两个年级合班搞复式教学,也是不能达到班级教学人数的要求。

  (3)农村学校生源不稳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农村的孩子何时到城里去读书是不定的,有的在起始年,有的是随时去插班,这就使得本来已经组班上课的班级,也可能连正常的课上不起来。

  (4)农村学校的生源质量差。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进城的积极性要明显要高于一般成绩的,这样,没有被送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自然要差于城里学校的学生,则必然要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同学间良好教学氛围,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等等。

(5)中小学学生的学籍管理混乱。当农村学生的家长无力把自己的孩子的学籍转到城里的相应学校的时候,就采取借读、跟读等等灵活的方式钻进课堂,而在农村小学有学籍无人的现象已经不止一所两所学校,一个两个学生。城里学校因为没有学籍也享受不到应该享受到相应经费上的权利。小学的情况比中学更要普遍一些。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生育年龄高峰的变化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农村出生人口表现出有小幅上升的趋势,学校规划布点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考虑。

4、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也在加快。因为他们进城是为了打工,一般都把孩子留在了家里,爷爷奶奶实际已经成了孩子们的监护人,也由此引发了许多在过去所没有的问题。调查表明,这种留守儿童有一种数量日益增加、问题有日益突出的趋势。有一个县的小学在校生中属于这种留守儿童的人数已经近50%,最多的一所学校竟达到67.8%。

  首先是不易形成良性的由学校、家庭所构成的教育合力。溺爱的爷爷奶奶们缺乏科学而又严格的家庭教育,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们一般是有求必应,造成了他们的许多不合理的欲望得到满足,也由此养成了许多学校和社会不欢迎的不良习气。

  其次是缺乏理想的沟通。年纪比较大的爷爷奶奶们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都与农村学校领导、老师不一样,有些本来很容易说得清楚的道理,到了他们那里,往往变得不可理喻。因为这些不利因素而使得没有得到有效教育的留守儿童的不良倾向则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第三是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离开父母的孩子尽管生活上有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照应,但是其无法取代父母的那份特殊的爱,尤其情感上的那份交流和影响,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都是不容忽视的。有许多是爷爷奶奶所弥补不了的。

  第四是农村学校无力承受家长所期望的责任。随着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特别是对学校对于他们的孩子的教育责任要求得更为苛刻,有时已经达到了让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无法承受的程度。

  第五是农村学生家长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系列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而他们一出去打工,这些责任就转移到他们的父母(学生的爷爷奶奶)身上,而这当中有许多是这些爷爷奶奶们无法也无力承担的。

5、办学经费紧缺仍然是制约着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

  在“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实施的背景下,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变化。原来有学费的返还、代办费的余额等等活钱的来路,现在都没有了,而一切花费都必须从上级划拨的经费中开支,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各种各样的规定的制约,农村学校的校长们的自主权受到严重限制。

  一是多年来农村学校所形成的债务仍然无法化解。农村学校因为过去财政由乡镇负责时所遗留下来的像教师工资的拖欠、医疗保险的欠帐、学校发展而产生的债务等等,像一些沉重的包袱压在农村学校的校长身上,也使得他们无力再去做对于学校发展所必需要做的事。

  二是正常的运转经费不足,学校发展和维护的经费没有来源。上面划拨下来给农村学校的经费,只能维持学校教学所需的最必需的花费,对于农村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的基本没有。同时,在经费报销上的规定还不能与农村学校的实际衔接,有许多属于学校正常开支的项目的经费都无法处理,使得农村学校的校长们对此一筹莫展。

  三是农村学校自身没有经费收入。在乡镇负责农村学校财政的状态下所形成的许多办事程序和办事方式,没有随着财政支付方式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农村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发展需要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关系、打通各方面的关节,而由此产生的经费,在当前的财政支配体系中是难以解决的。有些校长对此有些不知所措。

6、乡镇政府缺乏为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责任

  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之后,乡镇政府由原来的直接责任人的地位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于是对于自己的职能的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是乡镇政府对于教育的责任基本采取放弃的策略。由于职能和责任的变化,一般的乡镇政府的领导已经不把农村教育及其发展问题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安排乡镇工作时一般也没有把农村学校的工作放在其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的范围内。在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没能有意识地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其发展,作一些舆论上的引导工作。

  其次是乡镇政府没能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农村学校处在农村这个乡镇政府管辖的范围内,必然要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又是农村学校自己所无法解决的,需要由乡镇政府出面帮助协调才能解决好。例如,有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在学校熄灯后,爬学校围墙出去到网吧上网,第二天天亮前才又翻围墙回到学校,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出去接着上网。当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求助于乡政府时,乡政府办公室主任象征性地打个电话到派出所,派出所以网吧属于营业性的场所把它推到工商所,工商所又以其属于文化市场的问题而把其推到文化站,最后不了了之。类似的事情,在农村学校工作中是屡见不鲜。

  第三是乡镇政府没能和农村学校一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社会环境的建设,离开乡镇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很困难的。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因为一些教育上的问题与学校无理取闹,乡镇政府也不主动出面协助解决;义务教育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没有乡镇政府的作用,由农村学校出面是不能实现预定的义务教育目标的。

  第四是上级政府部门没能明确乡镇政府对于农村教育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农村学校地处农村、农村学生毕业后又将服务于农村,负责农村的领导工作的乡镇政府应该做什么,本来是很清楚的。由于一些乡镇政府职能的缺失,使得他们对于教育采取放弃主义的策略,这就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改革。

  由于乡镇政府在对于教育方面的工作消极,还引发了一些问题,像对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指责多、不体谅农村学校的苦衷而妄加批评、整个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宽容度低、社区的文化体育等教育设施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不良现象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等等。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障碍无法逾越

  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老习惯、老经验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特别是一些已经上了年纪,并且靠老经验和传统的一套干了那么多年,有些还取得了不少让自己满意、别人也认可的成绩,当他们的教学行为与课改的一套不相适应时,自然会把他们自己认为是成功的一套又搬出来,而又由于他们的资格、影响,领导们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一些对课改后的一套不适应的老师在没有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就从他们那里找到了出路,有意无意地仿效。这样一来,无形中把这新课改的一套放到了“赶时髦”的位置上。

  二是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措施不科学。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没有找到合适的、顺手的、能够立竿见影的对于农村学校有一定针对性的评估方法时,还抓着统考不放,一些有名气的初中也还在通过考试选拔小学中的优秀分子进入他们学校读书,学校和家长们也把这种入学的人数和比例作为评估学校教学的一种尺度。而正在进行课改的小学,尤其是六年级的老师们不得不把新课改的那一套放下来,利用过去搞出经验来的那种追求应试成绩的经验和资料,把教学和训练的重点重新放到了抓学生的应试上来,

  三是对农村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客观。对一些公开课、研究课、比赛课、示范课,无论那些执教的老师们把课上得如何,都是拿着放大镜去找一些符合课改精神的一鳞半爪,一路唱赞歌。这种不实事求是的评价方法,使得对一些明显表现出的课改回潮现象的教学行为、那些与课改精神相违背的做法,也得不到应有的批评,以至于起到了从客观上对其一套认可而使之心安理得的效果。

  四是农村中小学课改所需要的培训跟不上农村课改的需求。课程改革开头的那种从上到下的动员高潮似乎已经过去了,对于课改一线的老师的那震撼力和促进作用也不是那么明显的了。在对待具体的教学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那种时刻都要坚持的课改的原则和要求所带来的压力已经显得不足了,甚至于用不符合课改要求的一套来进行课堂教学,也没有什么人出来加以制止,从而让那些回潮的现象堂而皇之地重新走上课堂。

  五是功利主义的驱使着一些农村的学生和家长。他们热衷于追求眼前的急功近利的书本和应试的那一套知识的学习,尤其在六年级,他们不仅希望学校和老师们不要搞课改的那一套,好好地抓课内外训练,甚至还要求老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他们家里去为孩子补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迫于上面对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对于下面的这些做法,被看作为是在为将来的高考打基础,也就不再特别地去“关照”。

  六是课改所必需的教学设施、资料和信息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出版部门由于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又不能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口味,而他们的口味又不一定和课改相一致,使得老师们所必需的课改相关的教学资料出不来,老师们就是热心于课改,十分想去寻找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和信息来参考,也是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在无法找到出路的时候只能去求助于传统的与课改不相适应的一套了。

  七是课改所倡导的一些新的改革措施无法落实。例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维评价目标、三级课程体系、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各科知识技能,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尽管经过许多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这种活动所形成的能力、所达到的效果,目前还没有能够找到什么理想的方法进行评价,事实上在一些实验区,也就是搞一些会教、搞一些案例评选,让一些专门人员来做一些代表性的评价而已。这种没有系统性的让人有一定可信度的方案的评价,自然就不会对面上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多少的推进作用,造成的直接效果就是搞与不搞、多搞和少搞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目前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改革实验,如何克服由“改教材”式的课改向实质性的课改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对于深化课改不知“路在何方”的状况,是人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8、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明确,“离农”与“留农”左右为难

  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作为农村教育改革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农村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许多的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来说还感受不到其紧迫性,更没有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关注。表现为下面的一些倾向:

  ①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城市化:为了适应中考和高考的需要,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意识地按照城市学校的各项要求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去进行实施;

  ②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职业化:为了改变农村学生考不上大学之后什么事也不会做的教育现状,提出农村教育改革目标是要体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农村生产技术教学的比例和力度;

  ③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一体化: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按照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执行;

  ④农村教育改革目标不明确: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免费的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改革目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这方面城乡学校之间在这方面所产生的差距比较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本身都没有相应的对接措施。

  农村青少年的“离农”思想、农村学校的片面升学教育思想必然要导致新一代农村建设者素质跟不上需要,而且还会导致整体素质的下降。

9、农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扶持

  新农村的建设在客观上要求农村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的为农村教育改革服务的新生事物,而这些新生事物尽管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它仍然需要各方面给予其政策、条件、人力等等各方面的扶持,才能使之为农村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⑴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推广缺少政策的扶持。这种扶持主要是表现在教师的编制和教育经费等等方面。大丰市近年来在小班教学方面已经实验、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不仅在大丰市的农村中小学得到了有效的推广,还在2006年12月份的《中国教育报》的头版头条专门进行报道。但是其它县(市、区)还没有把这种经验和做法与自己的农村教育实际进行链接,吸取其积极的方面来指导自己的农村教育改革。

  ⑵农村学校住宿制缺乏相应的条件保障。随学校布局的调整,中小学生上学有的需要走上五六里的路程,有的甚至要走上七八里路才能到学校,孩子们不仅上学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且安全也没有保障。家长们迫切需要农村学校能够提供住宿制所需的条件,让学生安心学习。但是,有些农村学校的校长们不想着去学习和运用这些成功的经验,而是图省事,有意识地回避这一学生和家长都普遍关心的话题。使得一些农村的学生家长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更远的县城的学校去寄读。

  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的资产归宿没有得到合理地处置。原来一个村就有一所小学,几个村就有一所联办中学。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大多的乡镇是只有一所中学,一所中心小学和几个中心小学所设立的办学点。一些农村中小学撤并后,校园被闲置。这时就引发了一些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像这些闲置的校园、校舍的所有权归谁?如何来处置和使用它们?出现了矛盾之后由谁来协调解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而又合理的处理方案。有些被一些单位、企业或个人侵占也无人过问。

  ⑷农村学校后勤社会化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一些经营者把农村学校的后勤作为其生财、赚钱的摇钱树,而忽视了农村学校的后勤要农村学校的学生服务这一条宗旨,使得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和意见。

10、幼儿园改制后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

  由于幼儿园不在义务教育范围,也不在普教系统管辖范围,因此,在数年前的那股卖学校的风潮中,许多的幼儿园都被改变成了私立的性质。这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想把幼儿园这个包袱卸下来,一方面可以从变卖中得到一笔资金去做其它的事情。由乡镇政府出面和一些私人的老板签订买断幼儿园的协议,有的不仅一卖就三十年、五十年,甚至还规定在该幼儿园所在地不允许再办第二家幼儿园。私人老板的以追求最大利润的经营方针引发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首先是幼儿园经营者不以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作为目标。这些老板花钱是为了赚钱,对于如何通过幼儿园为农村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的问题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不用有中师、大专、本科学前教育学历的教师,而去选用那些只需发很少工资的初中、高中生,让这些连基本的学前教育常识都不清楚的人去任教。

  其次是人为地改变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体制。一所有近500名幼儿的幼儿园,按过去的管理方案应该有40-50名的教师,而私营的老板只雇用了十三个人,其中还包括业务园长和生活管理人员。对于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也是随心所欲,根本不考虑和幼儿园的教学大纲相关联。

  第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评估。一方面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卖掉之后的幼儿园没有监管的积极性,以为不是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事;另一方面,私人幼儿园的老板也不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放在眼里,我行我素。

  幼儿园的这些情况直接地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被有些县(市、区)的领导和老师评价为:“幼儿园私营化是教育的灾难!”

11、新读书无用论使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流生和辍学现象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一些农村的学生家长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送上大学读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是回到农村,而使得一些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到了这种危机感,预感到自己的巨额花费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孩子跳出农村的目标。而考不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农村学生回到农村后几乎什么都不能做。于是就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农村家长的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农村的学生家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义务教育法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根本就不知道不保证自己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作为孩子的父母是在违犯义务教育法,不仅是对自己孩子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二是全社会没有形成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对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法令没有得到广泛而又深入地宣传,社会成员的这方面意识不强,更没有形成一个人人关心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是政府没有能够尽到政府应该尽到的职责。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一项责任,而当前的政府,特别农村的乡镇政府的领导们一般都是把目标定位在经济的发展上,而对于公民的义务教育则是采取应付的态度。

  四是农村学校的领导、教师无法杜绝流生和辍学现象。因为学校的领导、教师对于农村的学生家长没有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经济上也没有相应的制约关系,农村学生家长可以随意地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家或送到其它学校就读,而学校面对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无能为力。

12、教师教育改革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农村教育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农村教师的自身素养的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而农村教师教育改革又存在有许多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师范招生政策方面的导向,使得初中生中的一般文化水平的学生读中等师范,高中生进二本的一般学生读师范学院。使得整个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会造成一种被农村中小学校长们所论及的让中等学生去教优等生的状况。

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训练方案都有许多的与农村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这些都将对未来的农村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一些情况外,我们调查中还发现在教师教育方面还有下面一些问题。

  ⑴教师教育的经费得不到保证。农村学校的教师需要去参加一些教育或培训,需要有一定的培训经费保障,农村学校本身没有办法解决这笔开支,而市政府和各级的教育部门又拿不出相应的经费来支持农村教师教育改革。

  ⑵农村教师自身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的年龄、家庭、学校环境、同事间的学习氛围等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教师,尤其是中年或接近退休的教师,对于参加教师教育的学习和进修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和热情。

  ⑶教师教育的内容不能满足农村教师的需求。农村学校的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对教师教育的需要,往往也要受到农村教育实际的制约,一般来说,受到农村学校教师欢迎的是那些能够直接为他们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内容,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兴趣不很大。

  ⑷高等师范院校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教师教育方面的职能。一是负责教师教育的部门或领导没有能够深入地研究农村学校教师对于教师教育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方案;二是一些参与教师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对于农村教育情况不了解,在具体的教师教育过程中,不能使得自己的讲授内容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除了上述的一些典型的突出的问题之外,还有农村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的形成,农村教育环境的优化,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师范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有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推进和深化农村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的。

(作者单位:农村教育研究所)